0519-88963888
0519-88127888

信息來源: | 發布日期: 2013-07-16 16:53:15 | 瀏覽量:762159
摘要:
我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方面對糧食烘干技術認識不足,推廣乏力,糧食干燥機械沒有得到普及和應用。從全國范圍看,推廣糧食干燥技術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糧食干燥機總量嚴重不足,未形成具有核心^技術的自主品牌企業;二是糧食烘干缺乏組織支撐,干燥機經營主體數量比較單一;三是干燥技術落后,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費;四是糧食收獲模式與烘干模式不匹配,尤其是玉米;五是缺乏適合油菜籽、木薯及經濟作物等的烘干技術和設備等。
今年入汛以來,中國多地持續遭受暴雨襲擊,部分地區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然而三夏剛剛結束不久,南方地區農民家的稻谷、菜籽都儲存家,持續的暴雨天氣易讓儲存環境潮濕發生霉變,導致品質下降,損失不小,急切需要烘干設備來支援。
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糧食生產和消費的國家,年總產糧食約5億噸。據統計,我國糧食收獲后在脫粒、晾曬、貯存、運輸等過程中的損失高達15%,遠遠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5%的標準。在這些損失中,每年因氣候潮濕,濕谷來不及曬干或未達到安全水分造成霉變、發芽等損失的糧食高達5%,若按年產5億噸糧食計算,相當于2500萬噸糧食。若每人每天食用1斤糧食,可供6.8萬人一年的用量。而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糧食收獲后的損失不到1%。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國供用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較低。日本、美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達95%以上,我國卻不足10%。
一、我國糧食干燥機械化發展概況
我國糧食干燥機械的發展是從解放初期仿制日本、蘇聯等國外的干燥機開始的。由于結構復雜、耗用鋼材多、造價高,不適合當時農村的經濟和體制狀況,僅在大型農場和糧庫有所應用。70年代廣東省農機所等科研單位開始開發研制適合我國的中、小型干燥機型。廣東省農機所研制成功了采用直接加熱的5H—0.5型堆放式干燥機;山東省農機所研制出間接加熱的5HJ—0.5型簡易谷物干燥機等共10多各品種,它們大多適用于農場生產連隊和農村生產隊使用。80年代后,我國農村經濟體制開始進行改革,研制的干燥機械大多向多用化、小型化方向發展。1981年由農業部南京農機化所在蘇北組織了全國13種機型糧食干燥設備的生產對比試驗,初步推薦了一批機型。在此期間,與干燥機械密切相關的干燥熱源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相繼研制成功了熱煤氣發生爐、低熱值汽化爐、稻殼煤氣發生爐、固體燃料煤氣發生爐、無管式熱風爐、液化氣熱風爐和太陽能干燥裝置等。9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力得到較快的發展,專業化、集約化的規模經營也有新的發展。特別是大型糧庫、國有農墾系統的種子和糧食生產基地,逐步裝備起成套的谷物干燥設備,并與倉儲、加工等設施配套成龍,成為我國糧食烘干機械的主要應用代表。同時也出現了四川省三臺烘干機械廠、遼寧省鐵嶺精工機械廠、黑龍江紅興隆機械廠等干燥設備的專業化生產廠,涌現出了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四川省農機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以及黑龍江、遼寧的一些農機研究部門和大專院校研究出了許多成果。1996年起,臺灣獨資企業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循環式低溫干燥機、日本獨資金子農機(無錫)有限公司經銷的種子專用干燥機和通用型干燥機等也進入我國市場,并帶動了南方水稻產區干燥機械化技術發展。這些干燥機盡管價格偏高,但由于具有使用性能良好,可靠性、自動化程度高,售后服務周到等特點,依然受到用戶的歡迎,市場前景看好。目前,江蘇、浙江、廣東等地該類干燥機保有量已達1000臺左右。 總之,糧食干燥技術的發展,逐步使烘干機械走向成熟、完善,同時也使農業現代化加快了步伐,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等種種原因,糧食烘干設備并沒有得到普及化。
二、我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普及的障礙
我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方面對糧食烘干技術認識不足,推廣乏力,糧食干燥機械沒有得到普及和應用。從全國范圍看,推廣糧食干燥技術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糧食干燥機總量嚴重不足,未形成具有核心^技術的自主品牌企業;二是糧食干燥缺乏組織支撐,烘干機經營主體數量比較單一;三是干燥技術落后,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費;四是糧食收獲模式與烘干模式不匹配,尤其是玉米;五是缺乏適合油菜籽、木薯及經濟作物等的烘干技術和設備等。
另外,糧食干燥機械化雖好,但是糧食干燥機械購買和運行成本高,對場地和配套要求多,技術要求細,設備利用率較低,不適宜一家一戶或者幾家幾戶的發展,目前多數應用在糧食收儲企業和農墾系統,主要目的是滿足企業內部烘干糧種所需,并不對外提供糧食烘干服務。此外,現在多數農民對機械烘干并不感興趣,因為除了要支付烘干費以外,他們還要支付往返烘干中心的運費、人工費,烘干前后糧食的收集、分裝、稱重也將增加不少時間和人工成本。
三、我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普及化對策
1.政府企業應合力加快糧食烘干設備推廣
據悉,目前已有多個省區加大對糧食烘干設備的補貼力度,將烘干機械列入農機補貼,在重點地區選擇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開展試點示范,引導發展。對此,^建議,推廣糧食干燥機械化需要由政府進行統籌規劃,重點在區域配置、機型選擇、技術人員培訓、提供高比例購機補貼、建立統一組織協調的糧食干燥機械化平臺等方面完善政策。應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建立烘干中心,發展大噸位干燥機,開展耕種、收獲、烘干處理和糧食加工“一條龍”服務。
2.干燥設備企業應不斷創新提升產品質量
干燥設備企業必須通過技術進步、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自主創新來提升產品品質。產品發展的思路要在設備的大型化、控制的自動化程度、設備表面處理質量、耐腐蝕材料的選用上下功夫,開發多功能組合機,促使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延長。行業協會要多組織企業參加國際間技術交流,吸收^新技術成果,加速提高全行業技術水平。
干燥設備處理的物料難以計數,除各種物料的理化性質及產品的要求不同外,干燥過程物料的熱物理性質及加熱過程中對干燥系統設備的材料要求…
典型的污泥處理工藝流程,包括四個處理或處置階段。第一階段為污泥濃縮,主要目的是使污泥初步減容,縮小后續處理構筑物的容積或設備容量…
同其他工業技術一樣,干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得到長足的進步。目前已開發出的干燥機的種類已達400多種,而且有約200多種干燥機已應用于工…
選礦設備大致有球磨機,磁選機,浮選機,烘干機,回轉窯,分級機等設備不包括磨粉機。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資源短缺的矛盾…